处方药,不可AI

处方药,不可AI

范三覃 2025-02-24 新闻报 23 次浏览 0个评论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处方药,不可AI

图源视觉中国

近期,不少在 AI 工具上求医问药的帖子火了,有患者带着 AI 工具的查阅结果," 质疑 " 医生的治疗方案,结果竟发现 AI 的意见是对的,对此有医学博主自嘲 " 天塌了 "。

尽管如此,AI 真的能取代医生开药方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就在这几天,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互联网医院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引发热议。事实上,早在 2022 年 2 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就曾联合印发《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其中就明确,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尽管 AI 在许多方面正在表现出 " 可爱 " 的一面,相信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疗领域也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但是,在目前阶段,我们还是得提醒一句,AI 可爱归可爱,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我们还是得悠着点。特别是,处方权还得紧紧握在我们人类手里。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忙着接入 AI,似乎不尽快跑步入场,就会在竞争中错失发展良机。就拿医疗领域来说,近期就有多家医院宣布接入了人工智能。但就目前来看,AI 技术还远非完美。因此,将其推广应用到涉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医疗领域时,必须慎之又慎,确保其安全、合规。

目前 AI 开处方仍面临一系列伦理、法律的风险。从技术上看,生成式 AI 固然 " 无所不知、无所不答 ",但理解能力的天然缺陷、训练数据良莠不齐等。近段时间,"80 后死亡率突破 5.2%" 的假消息引发全网热议。经专家溯源发现,该数据可能源自用户与 AI 的对话。这让人意识到,即使没有人的干预,AI 自身也会 " 说谎 "。这种现象被称为 AI 幻觉,它指的是 AI 编造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看起来合理或可信的信息,简言之就是 "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在 AI 幻觉尚无法破解的当下,用 AI 自动生成药方,无疑将用药风险转嫁给患者。

再从法律层面看,由于 AI 不是独立的医疗行为主体,没有处方权,也无法承担法律责任。一旦 AI 开出的处方误诊误治,导致医疗事故,责任认定成为难题。

人类医生不仅能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拿出高效的治疗方案,还能兼顾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这些都是目前 AI 无法做到的。即便将来技术发展到可媲美专业医生,也永远不能取代人类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

严禁使用 AI 自动生成处方,不是对技术的否定,而是提醒我们,在技术浪潮面前,人当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保持对技术的敬畏,合理有序使用新技术。对于当下所有正在拥抱 AI 的行业来说,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处方药,不可AI》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