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拿下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市场份额第一后,马斯克再度来中国解产能之困

观察|拿下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市场份额第一后,马斯克再度来中国解产能之困

说书人 2025-02-11 财经报 6 次浏览 0个评论

和旗下增长乏力的电动汽车业务相比,特斯拉储能正在成为其亮眼的业绩增长引擎,去年该板块业务高歌猛进。而能否在储能领域趁势往前?当下产能瓶颈是挑战之一,而非需求。

和数年前一样,马斯克仍旧将解除产能危机的希望放在来中国建厂扩产上。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举行投产仪式,这是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投建的第二座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当天,首台Megapack也已下线。

这是2月11日在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现场拍摄的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去年5月,该工厂在临港新片区开工,同年12月竣工,仅用7个月完成开工与建设,再度刷新了“特斯拉速度”和“上海速度”。实际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在去年开工之际即提到了“力争今年开工、今年投产、今年交付。”

在投产仪式现场,特斯拉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表示,随着新市场的开拓和储能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特斯拉Powerwall和Megapack的供应受到了产能限制。特斯拉此前就表示,这一现况预计将随着2025年一季度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完成后能够改善。

麦克·斯耐德最新还进一步提到,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于今年一季度开始产能爬坡,预计2025年特斯拉储能产品装机量将实现至少50%的同比增长,同时将展开下一代产品的研发。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后初期规划年产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近40 GWh(1 GWh=1000 MWh)。可做参考的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规模为109.8 GWh。

和Powerwall主要面向家庭户储市场不同,Megapack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据特斯拉官方介绍,“巨型充电宝”Megapack单台机组可储存超过3.9 MWh的能源,可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也相当于62辆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

特斯拉最早于2015年推出Powerwall开展储能业务,随后便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截至目前其储能业务主要是电池储能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研究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统计显示,特斯拉在2023年的全球电池储能系统(BESS)集成商市场排名中位居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5%。此前这一位置由中国企业阳光电源(300274.SZ)占据,但当年其市场份额由上一年的16%下滑至11%。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内看来,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除了特斯拉方面明确提及的产能焦虑缓解之外,也将帮助特斯拉降低成本。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在去年12月发布的2024年储能系统成本调研结果显示,在锂离子电池电芯价格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储能系统价格进一步压缩至纪录低点。区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美国和欧洲所有时长的交钥匙系统价格分别为236美元/kWh和275美元/kWh,分别较中国的101美元/kWh高出57%和63%。中国市场四小时交钥匙系统的均价更是首次跌破100美元/kWh,至85美元/kWh。

就特斯拉自身而言,降本甜头也显而易见。过去的2024年,特斯拉总营收976.9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净利润70.91亿美元,同比下降53%。其中电动汽车营收770.7亿美元,同比下降6%。而储能业务营收1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7%。

尤其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特斯拉户储产品Powerwall和大储产品Megapack都创下装机新纪录,实现单季储能交付11GWh,同比增长244%。进而实现全年新增储能装机31.353GWh的业绩,同比增长113%。

特斯拉称,正是Lathrop储能工厂的材料和其他成本在第四季度继续下降,令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在第四季度创造了毛利润新纪录。

然而,对特斯拉储能而言,在全球市场中和中国储能企业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不断补齐其在产业链成本方面的劣势短板,这是绕不开的一步。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是布置在全球电池产业链最为完善、成本最低的中国长三角。

与此同时,和特斯拉再度结缘的临港新片区,无论在营商环境还是市场开拓方面,都给予了高度支持。在去年储能超级工厂开工当天,特斯拉就与临港集团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的签约。

在2月11日的投产仪式现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现场再次给出三个承诺,第一是推进临港将创造更好的条件帮助特斯拉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储能应用在临港的落地;第二是加速打造临港储能产业生态;第三是创造更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让特斯拉员工在临港发展得更顺心、更安心。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业内看来,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地临港,当时对中国电动车市场而言是一条“鲶鱼”;而在今天,中国储能产业则已领先全球。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未来市场的重心在哪里?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等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和此前的电动汽车一样,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未来公司全球储能产业布局中,“也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观察|拿下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市场份额第一后,马斯克再度来中国解产能之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